降低開發者門檻、提升使用者體驗、產品走出去、海外消費者帶進來
舉凡溝通、支付、新聞以及今年推出的音樂與計程車服務,相信台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 LINE 了。
LINE 於 12/4 舉辦第四屆台灣開發者大會「LINE TAIWAN TECHPULSE 2019」,據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參加的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將近 1500 人,這次選在能容納較多人的和平籃球館舉辦。

雖然名為開發者大會,不過除了深度技術內容以外,LINE 也在各個議程中加入了公司未來願景以及趨勢,相信非工程人員的參加者也收穫滿滿。
LINE is AI Company
在 Keynote 的議程上,LINE 誇下海口自詡為 AI Compony,未來會將重點擺在 AI 人工智慧,究竟 AI 在這幾年已經被講爛的情況之下,LINE又能端出什麼實際應用來看呢?
下圖為 LINE 已經在做 / 未來會做的 AI 技術,並舉了一些對內的系統或對外的服務是如何應用開發出來的 AI 技術,例如我們每天在看的 LINE Today ,以資料搜集與分析的方式,給使用者他可能有興趣的內容;在七月推出的 Line Music 甚至以聲紋辨識將歌曲分類,配合使用者喜好自動播放音樂。對內則開發的內部人員使用的報帳系統,減少繁雜的人工程序,也有一些客服系統幫客服人員過濾掉重複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合作夥伴能快速導入 AI 技術,LINE 特別預告 LINE BRAIN 預計在 2020 年下半年在台優先開放企業合作試行,簡單來說就是將他們自己開發的 AI 以 API 與操作平台的形式提供給企業用戶做延伸使用。

LIFE on LINE
現在拿出手機打開 LINE 的 APP,琳瑯滿目的功能,怎麼與大部分民眾對 LINE「通訊軟體」的印象不同?相信很多人一定從來不知道 LINE 有一些比較少人使用的服務。

今年 LINE 最大的新聞不外乎是在台推出 LINE MUSIC,以及與 Taxi Go 合作推出 LINE TAXI,這兩個在不同領域插旗的大動作,讓 LINE 的觸手更深入了台灣人的生活,而這也是未來服務經營的方向之一。
UX/DX
UX 在台灣已經耳熟能詳,並被廣泛實踐在各個公司當中,DX 的概念則比較少人提出,DX 是 Developer Experience 的縮寫,目的在於優化開發人員在開發中的體驗、降低開發應用的門檻,並期望開發人員能因此專注在 UX 上。
LINE 宣布了幾項 LINE Platform 的改版來滿足不同方向的優化:
Approachable
今年初 LINE OA 2.0 上路,提供更多 API 供大家使用,同時解除了追蹤者的限制及採用彈性的收費方式,後台改版也讓經營 LINE OA 不是難事。
Flexible
一語雙關就是Flex Message,LINE 提供了更多元的版型,讓一則則的氣泡框不只是訊息,不論是車票還是進度條,都能用 Flex Message 實現。

另外為了讓開發人員在開發時容易調整版型與樣式,新的 FLEX MESSAGE SIMULATOR 上了 beta 版讓大家使用(link),且一改過去只能輸入 JSON 檔,使用者能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調整,即使不是開發人員也能輕鬆設定。
Interactive
一般官方帳號將 Rich Menu 作為機器人的主選單使用,但你知道現在已經可以依據不同使用者定義 Rich Menu了嗎?有了這個功能以後,我們就讓不同條件的使用者看到不一樣的 Rich Menu ,不僅能應用在分眾行銷,還能達到其他高互動性的機器人流程。
除了以上幾個方向,比較大的 API 變動就是 LIFF 2.0 ,一改過去只能從 LINE App中打開,一般網頁也能引入 sdk。此舉解決了 LIFF 不能從電腦版 LINE 打開的缺點,還可輕鬆使用 LINE 的認證功能,安裝至支援多平台的 web 應用。
LINE Pay
LINE Pay 以一個獨立的主題拿出來講,在新版的 LINE Pay 最大的亮點不外乎是跨國支付,未來在特定的國家都能使用 LINE Pay,因此海外消費者也能更容易買到你的產品。
LINE Pay 主張成為「數位錢包」(Digital Wallet),除了支付以外, 你所有錢包會有的東西,在未來都該被收入這個錢包當中。這個概念在日本已經推廣還算成功,很多知名商店的會員卡、集點卡都已經採用Line Pay,相信未來會漸漸加入其他的應用場景。

OPEN API 與 Partner
依據上面幾點,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 LINE 藉由提升 DX 來降低開發者加入 LINE 開發生態系的門檻,讓社群能夠參與擴展 LINE 服務的一環。「合作夥伴」(Partner)一詞在每個議程中不斷被提及,甚至還有專門的 Part 讓這些公司上台介紹如何在產品中使用 LINE 的 API ,大部分還是以 Chatbot 為主,不過可以看到 LIFF 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產品當中,讓無法透過對話完成的流程以開網頁的方式進行,提升使用者體驗。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擴充的新功能或是改善既有的服務,幫助合作夥伴走向全世界。

結論
洋洋灑灑地講了那麼多,歸納起來其實就圍繞在同一個概念之上:降低開發門檻,透過合作夥伴拓寬 LINE 事業,讓 LINE 填滿消費者的每個生活角落。這個概念看似簡單,野心卻相當龐大,當服務越深入一般民眾的生活,接著要面對的是該如何不侵略性地取代既有生活方式、符合地方法規,相信 LINE 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前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