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夥伴一起,打造邦妮的公司文化
這個系列的文章,主要想分享以公司老闆或是主管的身份,嘗試形塑公司文化的過程。當然邦妮科技還是一個創業剛滿三年的新創公司,有太多的地方都還在學習中,這些摸索文化的嘗試就像是在調理邦妮科技的身體,有時候做點運動,有時候深呼吸伸展,期待最後可以成為越來越健康的公司體。

今年邦妮科技開始引入了 OKR,在思考引入的過程中,也看了不少 OKR 相關的文章。其中很重要的一塊是訂定公司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而這些議題也與公司文化息息相關。過去在跟夥伴們一對一面談的時候,也曾多次被問到公司文化的問題。回想自己還在受僱工作的時候,確實很少思考這類型的問題。工程師嘛…. 對於這種比較抽象的東西,總是覺得有些虛無飄渺,也說不出到底文化是個什麼東西,具體如何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與成長。直到自己出來開了公司,做了老闆,進而變成應該要形塑公司文化,手執著火把帶領大家前進的火炬手,才漸漸意識到公司文化的重要性和對於團體的影響。
回想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對於公司文化這個名詞老實說是有些排斥的,畢竟心心念念想的是怎麼活下來,老闆身兼工程師也身兼撞鐘打雜工,需要溝通的對象一個手指頭數得出來。常常早上討論的想法下午就在執行了,當面臨生死存亡與產品開發死線,沒有辦法靠著文化很難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應,自然不會想要把心思擺在上面。
創業的前一兩年,我們基本上只專注在開發出 MVP 的產品,同時盡可能地把握機會行銷自己,也幸運的與客戶一起達成了幾次成功案例,公司慢慢的從 2 個創辦人成長到 8 人的團隊。這過程中,在心裡煩惱的不外乎是該怎麼找到更多的客戶,接下來該開發哪些新的功能,反而忽略了在過程中加入的夥伴,他們心中的邦妮科技該是怎麼樣的呢?直到有一次和夥伴在一對一面談,平時比較安靜的他,問了我說邦妮科技的公司文化是什麼呢?就像一記重錘敲在我的內心,我發現我居然回答不太出來這個問題,反射性的拿了些新創常見的名詞回答,也講了一些自己嚮往的人格特質。但我心中明白,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距離成為可信奉的邦妮科技文化,還差得很遠。那一陣子公司的氣氛降到谷底,我甚至懷疑自己工作的目的。最終這位夥伴選擇了離開公司,而這件事情也就像是揮之不去的陰影,始終持續縈繞在我的心頭,公司文化到底該如何形成,對我來說就像是個終極的難解謎題(大概是 NP Hard,工程師宅梗XD)。

這個事件促使我開始花時間思考,要形成正向的公司文化具體可以做哪些事?矽谷厲害的公司們又是如何維持正面價值的公司文化呢?
自己當公司老闆有一個好處,想做實驗的時候,有權力可以找全公司的夥伴一起嘗試XD。我開始模仿其他成功公司的一些作法,也試著對內部做更多的溝通。從起心動念到試著做些嘗試改變,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我們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 所有正職員工的面試,增加一關是全體成員參加的人格特質面試,讓面試者花 15–20 分鐘展現過去的專業經驗與個人特質。透過讓夥伴們發問,增進面試者與所有夥伴之間的彼此認識。這不僅幫助面試者了解他想要加入的是一間怎樣的公司,也讓未來可能會合作的成員們,更能互相熟悉彼此,降低未來謀合的困難。
- 邀請外部人士的分享,每季 1–2 次,我們會邀請在其他業界工作的朋友,來跟公司內部的成員進行深度分享。透過交流,讓我們能夠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一個人走的職涯道路很有限,但是透過分享會,我們可以窺見別人是怎麼工作,又是如何成功的,在一間公司工作,卻能學習到不同職位的成功與付出的辛苦。
- 促成公司內讀書會,並且積極參與。透過號招夥伴們一起開讀書會,也實際導讀,鼓勵大家自我學習,並將成果分享給其他人。
- 移地 Boot Camp,分享公司過去經驗,並帶領大家思考自己喜歡的工作文化。透過簡單的工作坊練習與分享,不僅可以凝聚大家的共識,也能夠了解在身旁工作的夥伴重視哪些事情。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鼓勵大家開工作項目給自己、給團隊, 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打到心中最好的產品。不論職位,我們重視大家提出來的問題,將解決彼此的困難做為優先序最高的工作項目之一。
- 奉行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但也不害怕提出問題與回饋。軟體公司難免出現 Bug 或是工作錯誤,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解決、如何避免下一次再犯,是哪一位同仁造成的不是重點。鼓勵同仁挑戰困難的工作,出錯了團隊一起承擔。
- 將平台營運的營收,提撥部分變成獎勵全公司的獎金。產品的成長,應該是全體夥伴努力的成果,商業開發、產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客服人員、行政助理,這是所有角色一起合作而來的成果,我們共同承擔營收的好壞。



在探討公司文化的小 workshop 中,我們請每一個人都寫下 3–5 個希望公司有的文化,並且輪流讓大家發表。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家心裡想的內容是有一定程度重疊的,而且有部分的文化是大家公認已經逐漸在公司形成。我們共同歸納出了前幾名分別是
- 自由與自律
- 有活力和快樂的工作
- 富有創意
- 充滿彈性,不懼怕改變
- 樂於分享
這個 30 分鐘的工作坊,透過每個夥伴的對理想工作的描繪,讓我們凝聚了小小的共識。是的,我想我們可以往這裡繼續發展。是的,我也希望公司可以有這樣的文化。是的,我希望和這樣的團隊打造出世界上最好的 SAAS 平台。當夥伴們在描述他們的想法時,我內心不斷響起這樣小小的聲音,我想這的確是開始讓公司文化萌芽的好的開始吧。

有時候我會想,居然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我才意識到該有所改變,開始重視這些看似與公司營收沒有直接相關的項目,現在做這件事真的有價值嗎,現在是做這件事情的好時機嗎?不過這陣子嘗試下來,我相信這是對公司最正確的投資之一,有方向一致而且團結在一起的團隊,我們才有本錢提供客戶最好的服務。而這些塑造文化的實驗,對公司究竟有多少直接的幫助,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我奉行的新創信念就是不斷嘗試,把這件事當作創新的實驗,對我而言也是一種樂趣。
要說邦妮科技已經有了好的公司文化,我想還是太早。我們仍然不如許多著名的矽谷公司有著鮮明的工作文化。但我們願意持續學習,我們虛心接受指教,我們擁抱不斷改變的環境。因為充滿彈性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希望的文化,只要是對公司、對產品有益的事情我們都願意嘗試。火炬手的責任,我覺得不一定是要照亮唯一正確的道路,而是點燃大家心中的火苗,燃起更多的火把,攜手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正在積極招募優秀的夥伴一起加入,共同打造世界級的 SAAS 服務。透過對話式互動,一起提升消費者與企業的第一線接觸體驗。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聊聊喔!
徵才資訊👉 https://go.botbonnie.com/PZYMP
BotBonnie 邦妮科技提供對話式商務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提升 Facebook Messenger 及 LINE OA 價值,與顧客產生互動、獲取數據資料,進而掌握精準顧客名單進行分眾推播、投放再行銷廣告。除了開放行銷與客服人員簡易上手的聊天機器人建置平台,也提供使用情境創意發想與諮詢顧問服務。服務過的客戶包含 Audi、VeryBuy、Shopee、Yahoo、誠品集團、親子天下、東南旅遊等知名客戶。
